青年影像 | 薄高鵬:從家鄉到武漢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責編:Lee.W
2020-11-16
1_1月26日,丁欒鎮一家大型口罩生產企業的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加班加點的忙碌著,在往年此時正是企業放年假的時候,工人們都應該在家過春節,因為疫情緊急很多工人在大年三十的時候被緊急召回投入到生產工作中,大部分口罩生產線上的工人已經高強度連續工作了10多個小時還沒有休息。
2_從鄉村到城市幾乎是一夜之間,社區街道
3_2月18日,距離封城已經開一個月了,隔離生活讓人們開始了獨特的社交方式,與對面樓層的鄰里用手電打招呼,大家對空曠的天空高喊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4_小區居民隔離在家,生活保障是一個問題,新鄉市上海公館小區物業和業委會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專門為社區居民采購生活物資,我也報名做了志愿者,能出去為大家做點事總比一直悶在家里強,新鄉市北環蔬菜批發市場的一對販菜的父子,他們說疫情再嚴重人們也要吃飯,蔬菜供應是不會停的,只是現在進貨難了,因為疫情管控很多蔬菜生產地區都進不去,市場也冷清了,大部分買菜的
5_2月23日下午,申請報名參加了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招募去武漢的攝影志愿者,傍晚就接到省攝影家協會劉魯豫主席的電話,通知我可以24日就可以去武漢了,當晚小區鄰居劉曉華老師幫我剔了個光頭,很多鄰居知道后給我捐了半箱的防護用品及藥品,出發前和我的兩個孩子和了一張影就走了。
6_2月24日,終于踏上了夢想的高鐵列車,這也是我第一次免費坐高鐵。雖然很踴躍的報名去武漢,但是心里還是蠻緊張的,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武漢,我和同伴們緊緊的戴著口罩不停的用酒精噴灑雙手,心里感覺空氣中都充滿了恐懼。
7_剛到達武漢以后的夜晚,因為疫情原因這座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街頭空空曠曠,給人一種莫名的壓抑。24日當晚在我們的駐地水神客舍酒店,中國攝影家協會李舸主席我們分配了這次來武漢的工作任務,為各地援助武漢的醫護工作者拍攝肖像,任務名稱“為天使造像”。
8_2月25日,我們開始拍攝遼寧省援鄂醫療隊,第一次和援鄂英雄們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心情真的有些激動,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工作完回到駐地首選要進行嚴格的防控消殺,王月新,是一名來自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護士,是醫院第三批援鄂醫護人員,當時在雷神山A8病區工作,下班后進入駐地前再次接受全面消殺。
9_哈醫大一院援鄂醫療隊今年22歲的護士王喆,他們醫療隊當時是支援的武漢市第一醫院。拍攝肖像的燈光及各種設備有了,醫護工作者們在鏡頭前就有了更大的空間展現他們的風采。在武漢期間我個人一共為1500余名援鄂醫護工作者拍攝了肖像。
10_新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后,2020年1月27日,江西省派出了13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這支隊伍中,有幾十名年輕的媽媽醫務工作者,其實據我接觸到的各省市援鄂醫療隊,每支隊伍中都有為數不少的年輕媽媽,其中孩子最小的還不到1歲,大部分孩子也只有三五歲,這正是孩子離不開媽媽的時候,媽媽也離不開孩子的時候,而這些年輕的媽媽們,為了祖國與人
11_1999年出生的江奧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家住長江邊上。他即是一名獨立音樂人,亦是兒童舞教練,1月23日武漢封城,他熬了一宿創作了一首《武漢加油》,封城以后他應聘當了一名外賣員,他說“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想讓這座城市趕快好起來?!贝髷祿@示,從1月23日至3月30日武漢人在美團共產生了396萬個訂單,其中一名武漢騎手跑了3582單,平均每天接53單。
12_方艙開始停歇,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出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在朝陽升起的早晨又送走了一批康復出院的市民,圖為河南援鄂醫療隊醫務人員送別康復出院的市民時合影紀念。
13_3月24日,武漢站,人們開始返回闊別已久的城市,連續幾天里和劉宇老師都一直在武漢的車站和巷子里轉悠,想盡可能多拍一些這座城市人們的影像,每次看到他拍的都那么經典,而自己拍到的僅僅是一個過程的記錄。
14_武漢已經重生,越來越多的援鄂醫療隊完成了他們的光榮使命,撤離武漢返回家鄉,沒有萬人空巷的送別,只有安保工作者及志愿者們一句簡單的“援助情誼武漢不忘”,已是返鄉的英雄們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