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引起了代表們的強烈反響,文藝評論界專家學者立足自身學術背景,從不同角度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認識和體會,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圖片《中國藝術報》12月15日版面圖
推進新時代中國文藝不斷開創新境界
胡智鋒
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代表
中國評協理事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親切、親和,又堅定有力,令人暖心,令人振奮,令人鼓舞,催人奮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對新時代中國文藝發展所作出的最新思考,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芒,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文化文藝方面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文獻。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我認為有四個突出亮點。
第一,文藝的重要性。重要講話對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藝與文化取得的輝煌成就、發揮的獨特作用、獲得的寶貴經驗作了深刻總結,作出了“兩個重要”的明確判斷:“實踐充分證明,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期待與要求”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深情表達:“黨和人民需要你們、信賴你們、感謝你們!”這都對文藝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格局中的獨特重要意義與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深情話語令人感動而又無比振奮!
第二,文藝的人民性。重要講話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濃墨重彩地強調了文藝的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把百年來黨領導文藝戰線的發展道路,總結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統、高揚人民性的文藝發展道路”,這一論斷是對中國文藝百年發展歷史經驗的全新理論概括。同時,講話用大量篇幅闡述了文藝的人民性的豐富意涵。在創作導向上,強調了“以人民為中心”;在創作動機上,強調了“為了人民”;在創作評價標準上,強調了“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在創作來源上,強調了“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藝之母”;在創作內容上,強調了“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在創作態度上,強調了“堅守人民立場”“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這些重要論斷無疑為新時代文藝創作指明了方向。
第三,文藝的創新性。重要講話對于新時代文藝面臨的新環境新態勢作了精準的分析,“今天,各種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交叉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藝形式創新,拓寬了文藝空間?!泵鞔_指出了“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同時,又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于傳承與創新、形式創新與內容創新的關系作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新表述,提出了“要正確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激發創意靈感、豐富文化內涵、表達思想情感,使文藝創作呈現更有內涵、更有潛力的新境界”的主張。這些都對我們辯證、準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藝創新性的規律予以了重要指導。
第四,文藝的共同性。與歷次文代會領導重要講話不同的是,此次重要講話首次明確提出文藝要“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主張,這一主張既沒有拘泥于狹隘的民族主義,也沒有附和西方所謂“普世價值”,而是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在文藝文化領域提出的重要思想。這一思想主張強調了中華民族歷來具有的“深厚的天下情懷”“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同時又特別強調了體現“民族的文化辨識度”“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優秀作品。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文藝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新時代中國文藝發展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作為文藝評論和藝術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將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在行動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藝評論精品,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文藝新人,為新時代中國文藝的發展繁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