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的速度之快,
有時讓人很難反應過來。
但變化永遠是不變的趨勢。
城市也好,做人也罷,
起起伏伏,
總有三生陰晴圓缺,
一朝悲歡離合。
回頭望這一江閩水,
也正是如此。
—— 攝影人 楊勇
《一個人的閩江》
一條江,承載著古往今來的潮汐浪濤和歲月變遷;
一個人,感受著游蕩江畔的隨心所欲和思緒綿長;
一鏡頭,刻畫著這座城市的從容浪漫和堅忍務實。
南江濱。我不想淺顯地將現代與傳統對立,有時它們就是以一種共存的方式存在,而呈現出他們現在不同的面貌。城市離不開發展,也需要傳統的沉淀
江濱大道。一家三口的周末。我想通過觀察去了解他人的生存方式,挖掘被攝者所呈現的自然狀態
2014年5月29日。江濱西大道繽紛園。有時候影像似乎反過來把現實變成了影子,因此我們能有機會不斷審視影像和現實的關系。嗩吶聲響,這是我在城里好久沒有聽到看到的了,人們的婚喪嫁娶也已不需要它的伴奏,它的存在也僅變成個人化的了
2014年6月9日。灣邊村。江邊兩岸的變化太快,如隔岸的燈火一樣迷離。對于時間也許這就是答案——關于疑惑,關于時間,它們如河水流淌,只安靜地去往同一個方向,不需要解釋,也不為誰停留
2014年6月12日。尤溪洲大橋下繽紛園。閩江水的滋潤下,閩風園里長滿了各種植物,郁郁蔥蔥,我特別喜歡這小路旁的靜謐小園,觸碰著身邊的一草一木,整個人都被生命力給圍繞著。兩位行人悠然自得地躺在草坪上,我透過鏡頭拍下這一刻,恍若幽夢
2015年6月22日。曾經閩江作為大眾泳池的特性已慢慢消失,變成了小眾愛好者的聚集地,很多我們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現如今變成了另類的體驗
2015年4月18日。閩江上的洪山古橋已歷經千余年,舊橋旁百米處第二代橋通車,為了便于通航,舊橋橋面拆除,保留橋墩;如今第三代的洪山橋和前兩代同時屹立在閩江之上,只有橋下的閩江水一如既往地向東奔流
2017年7月5日。金山寺是一座矗立在水中的廟宇,在閩江流域獨一無二。作為曾經的古渡口,道路和橋梁早已代替渡船,只剩下岸邊到金山寺短短的一段需要擺渡。到了枯水期,一對夫妻索性徒步涉水而過
楊勇,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商業攝影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青年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泉州華光攝影學院客座教授